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豹纹鳃棘鲈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992.
动物集群的群体行为决策是营集群生活的动物调节其群体活动、而获得集群生活收益的重要手段。受动物自身行为和需求的影响,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过程。本研究以青海湖湖东地区的普氏原羚种群为对象,于2010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对普氏原羚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所得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 普氏原羚集群的群体决策类型为不完全民主型,需要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共同参与群体决策过程才能达成群体决策,而参与群体决策的个体比例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降低;2.参与决策的个体因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且在决策过程所需时间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普氏原羚产生同性聚群现象的原因之一。这是在野外直接对大型有蹄类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进行的为数不多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野外研究来探究不同类型动物群体决策过程及其与同性聚群产生机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光皮桦AFLP分子标记体系,利用SDS法、常规CTAB法和CTAB-硅珠法提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嫩叶DNA,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CTAB-硅珠法更适合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在基因组DNA纯度高OD值在1.8左右,适用于AFLP分析.利用AV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Mse I-EcoRI酶切组合,从64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1个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高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组合.同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光皮桦AFLP反应的最佳模板DNA用量为300ng、酶切时间4h和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30倍等,优化了相关AFLP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光皮桦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外加0.1 mmol/L ATP或0.5 mmol/L二硝基苯酚(DNP)的方法,研究了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切花在25±1℃和80%~90%相对湿度下瓶插期间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香石竹切花在瓶插7 d时的呼吸速率达到高峰;ATP处理明显加快切花的呼吸速率,在瓶插7 d时呼吸速率高峰值较对照(未用ATP处理)升高1倍.细胞色素途径与总呼吸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细胞色素途径占总呼吸的比重在切花瓶插4 d后上升,并且线粒体电子传递主要依靠细胞色素主路途径进行.经ATP处理后香石竹切花的交替呼吸途径的容量、实际运行活性和运行系数明显增加;交替呼吸途径占总呼吸活性比重在瓶插4 d后迅速上升,并且交替呼吸途径容量与总呼吸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而DNP处理则降低交替呼吸途径容量.这说明外源ATP处理加强了香石竹切花在整个瓶插期间的呼吸作用,增加了呼吸速率的高峰值,提高了抗氰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制备微囊化不可繁殖型尿酸氧化酶工程菌,以期研制一种降低血尿酸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方法:用甲醛灭活尿酸氧化酶工程菌,使其不可繁殖并保持酶活性;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气流喷雾法制备微囊;用试剂盒体外评价微囊降解尿酸的效果。结果:经甲醛灭活后,工程菌繁殖活性丧失,其降解尿酸的能力降低85%;制备的微囊粒径呈正态分布于20~220μm,包封率达到99%以上;体外试验表明其具有降尿酸活性。结论:获得了具有降解尿酸活性的微囊化不可繁殖型工程菌。  相似文献   
996.
三种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13个ISSR引物对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的种群遗传分化进行分析.13 个引物共产生195条带,其中184条具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36%,扩增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多态性.Shannon 信息指数和Nei信息指数均表明落叶松毛虫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油松毛虫与赤松毛虫则相差不多.各种松毛虫的不同地理居群出现了遗传分化,由Nei指数估计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15.50%、32.57%和41.92%.用UPGMA法对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油松毛虫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程度的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997.
茶树中内生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见明 《广西植物》2008,28(1):82-85
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43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62株涉及11个属,茎部55株涉及9个属,叶部26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茶树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8.
脂肪因子visfatin的调节与功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一种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分子质量为52 ku的蛋白质细胞因子.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其cDNA编码序列与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同源且在进化中高度保守.Visfatin被发现具有多种迥然不同的生物活性: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visfatin可表现出类胰岛素或抗胰岛素样作用;在细胞质中,visfatin具有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活性,能够催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生物合成;作为分泌型的细胞因子,visfatin还可以诱导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如TNFα、IL-1β和IL-6.Visfatin与一些代谢疾病和急、慢性炎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如糖尿病、肥胖、急性肺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心肌梗塞和炎性肠病等.最近,对visfatin的启动子区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其在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认识.重点讨论visfatin的结构、功能多态性以及它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VAX1-F中扩增出新城疫病毒JS5株的融合蛋白(F)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mcDNA3.1 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cDNA3.1-F.通过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mcDNA3.1-F).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cDNA3.1-F在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显著高于pcDNA3.1-F.将重组菌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分别以1×109 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黏膜抗体.重组菌以5×109 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4日龄SPF鸡,免疫鸡产生的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效价水平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SL7207(pmcDNA3.1-F)免疫组的保护率较SL7207(pcDNA3.1-F)免疫组提高了20.0%,说明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000.
黄孢原毛平革茵对黄瓜连作土壤酚酸物质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及阿魏酸的降解及连作障碍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在摇瓶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在8 d内.对3种酚酸的降解率都达99%以上.在连续种植7年黄瓜的大棚土壤中,施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菌剂后,土壤中3种酚酸的含量都有所降低,降解率为54.46%.与对照相比,修复土壤真菌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修复处理后黄瓜株高、茎粗、鲜质量及干质量无明显变化,黄瓜根部病害明显减轻,枯萎病及根结线虫病相对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0.2%和14.6%.表明施入黄孢原毛平革茵剂对黄瓜连作障碍的解除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